但近期其他國家放寬群聚限制後,各地出現疫情加劇,鄰近亞洲國家雖整體持平但也持續傳出本土群聚案例,其他地區甚至恐迎來第二波疫情高峰,因此仍無法掉以輕心。
第二次回到國發會,金融卡還是刷不過去,才發現政府網站不知道哪一天開始,竟然貼心的「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以獲得最佳體驗」,切回Chrome,好不容易登入關務署。這還不只是首次使用會發生,我之後幾次繳費,時不時會做錯哪一部,等那個一小時。
第三次登堂國發會,第一次發現IE和Chrome要裝不同的驅動程式,第三次離開國發會,第三次等一小時,第四次刷自然人憑證,第四次泛著淚點「網路ATM」,看著繳款成功的字樣出現沒有一絲歡欣,反而更像是大病初癒。不過接上讀卡機的那刻開始就已是挑戰,你試了三個「EZ100PU」驅動程式,網頁還是說你沒接上讀卡機,才發現要到Windows的控制台的深處開啟某個服務,還是不行,原來還要另外安裝一個叫做「WebSocket」的感覺永遠都安裝不了的程式。以從各地精品選物店出貨世界各角落的Farfetch來說,他們2020年Q1的營收就比去年高了快一倍,出了3.3億美元的貨。截圖自關港貿單一窗口網站 首先,不像預約口罩或繳所得稅可以用健保卡,想自繳關稅你得先要有一張自然人憑證,這就已經是一趟跑腿。聽起來不難,但第一次線上繳關稅的那天,我差點氣到血管爆炸倒在書桌底下。
肺炎疫情重創全世界的零售市場,但精品商生產東西得賣,潮人貴婦們不能出門也想買,所以線上的精品零售網站業績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逆勢成長。拿到卡,填完一頁頁線上申請表並與DHL來回對資料,收寄好多好多封的email,終於申請完成。再問我:你快樂嗎?我說沒什麼不快樂。
繼續問: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?你人生的價值何在?我想了半天,答不出來。我發現,麻煩其實是人生的重要線索,它的發生,只不過是在告訴你,你還有事過不去,你還有人生的功課沒修完。這慚愧晚了二十年、甚至更久,也讓我看清了自己為何活成這個樣子。二、勉強算是有錯,但也不傷大雅,頂多算有瑕疵,但誰又沒瑕疵呢。
發現其實身外的人和事,都無所謂「麻煩」,麻煩的是自己的念頭。我當時是這麼說的:經歷過多年的起伏困頓,我如今立身處世有個「三不原則」──不找別人麻煩,不被別人找麻煩,不找自己麻煩。
而我的不知懺悔,除了個性使然、習性使然,主要是來自「胡思亂想」。我的補償一下,也是「我認為」的。我看不到的,是某些人承受了我太多的缺點、卻沒享受到我的優點的半點福,而這些人往往是為我付出最多的至親之人。自己最厲害? 立功是自己厲害,立德是成全別人,因此說立德最大
我們坐在峰會酒店(The Summit)――加德滿都最時尚的酒店之一,裝潢材質非烏木即大理石。「就像羚羊一樣,」尤加塔拉告訴我。現在,每當她進入一個房間,她會先認好逃生路線,並幫助其他地震的生還者。「倒地前,我居然還記得把奶嘴塞進兒子嘴裡。
「追獵一旦開始,牠們最後要不是逃脫,要不就遭殃。「很多人喜歡講做瑜珈『貼向大地』的感覺,但我覺得,媽的,我才不相信什麼大地。
你不應該需要『發現』自己是安全的,你就是知道。快跑呀――起來,快逃。
蕾妮照顧著兒子,兒子那時還在襁褓中。』就在我跑到玄關時,搖晃開始了。尤加塔拉也是旅居加德滿都的外國人。她說:「故事是不夠的,講是可以講,但不夠。她告訴我這裡眼下的問題不勝枚舉――工作簽證、教育系統和污染,還有另一波地震的威脅。「這是荷蘭的怪玩意兒。
「我自己能恢復,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幫助別人。他正在治療的一位研究生名叫南西,會因恐慌症發作而麻痺。
在此,好多問題都回歸到身體。我看向吧檯另一端的朋友,她臉上的表情好可怕,我便明白了。
這個名稱來自古希臘文「身體」(soma)的意思,讓我不禁想到蘇拉治和身體化症狀的患者。尤加塔拉說,「體感經驗」簡稱SE,是根據動物對創傷情境的反應而發展出來的。
一開始,她的抗危基本招式――譬如瑜珈――無濟於事。」 「你在什麼時候才感到安全?」尤加塔拉問,彷彿她已未卜先知。「對我而言,它改變了一切。」 她停下來,指出當時的逃生方向。
「我不想講得太大聲,」她湊過來說,「我不想危言聳聽,可是我們住在斷層帶上。創傷活在身體裡,除非它能被化解,否則它是不會離開體內的。
麗莎.拉杜(Lisa LaDue)參與的紅十字會行動支援過九一一事件、泰國海嘯和無數次火災和颶風,使用的方法被稱為「體感經驗」(somatic experiencing)。他的研究在一九六九年得到了突破。
這樣別人會怎麼想?』而不是發抖,思索中的大腦會捷足先登,早一步接手控制狀況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有創傷。如果牠們發現無路可逃,牠們便會在原地僵住――牠們的血液裡有些化學物質讓牠們僵住。
文:海莉葉・蕭克羅斯(Harriet Shawcross) 千魂之聲 「創傷並不活在故事中」,尤加塔拉向前傾,貌似密謀地說。但我們人會卡住,我們的情況比較像『噢,我不能哭,我不能叫。發展出這個概念的心理學家名叫彼得.列文(Peter Levine),他發現獵物雖然終其一生在逃避掠食,但牠們只要不是處於亡命關頭,都仍老神在在,並不像人類往往受到瀕死經驗的記憶帶來的困擾。那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」南西立刻非自願地擺動雙腿,彷彿她正在奔逃,接著在成功「逃離」時不受控制地搖晃顫動。有一天,列文突然出示一幅老虎窺伺獵物的圖片,要南西「看著老虎,好像牠正衝著你來。
往來穿梭的人是外交官而非塔美爾的背包客,待在這裡感覺不錯。」 遇見一位美國的創傷照護專家讓她接觸到另一種想法,也就是某些創傷事件未必需要透過傳統的講談療法就能處理,這讓她改觀了。
她修長的雙臂交疊,削短的金髮掉入眼中。」她還記得那天是國王日,所以每個人都穿橘色衣服。
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